导语
2024年,中国粉末涂料产业链呈现“量增价跌”的显著特征。原材料价格普降、下游需求结构性增长与行业竞争加剧共同塑造了这一格局。根据数据综合分析,我国热固性粉末涂料销量达265万吨,同比增长6.6%,但行业利润空间面临挤压,市场正在经历成本与需求的深度博弈。
原材料价格集体跳水,成本传导效应分化
聚酯树脂:量价背离下的市场饱和隐忧 聚酯树脂销量与销售额同步增长7.9%,但均价下降34元/吨。销量增长或源于下游涂料企业补库需求,但价格疲软折射出产能过剩压力。作为粉末涂料最大原料,聚酯树脂的低价竞争可能加剧行业整合,中小企业盈利承压。
环氧树脂:技术替代与价格战的双重冲击 销量同比增长10.8%(增速居首),但均价暴跌827元/吨,导致销售额仅增4.2%。这一矛盾反映了两点趋势:一是环氧树脂在耐腐蚀性要求高的汽车、重工业领域替代优势凸显;二是行业通过降价抢占市场份额,头部企业凭借规模效应挤压中小供应商生存空间。
固化剂两极分化:HAA加速替代TGIC TGIC固化剂:销量增8.8%,但均价骤降2000元/吨,销售额仅微增0.6%。传统TGIC因环保限制(含异氰脲酸酯基团)面临政策约束,部分需求转向无镍HAA体系。
HAA固化剂:销量增4.4%,但均价暴跌2523元/吨,销售额逆势下降11.8%。价格战白热化,同时下游对无钴/低毒配方接受度提升,HAA渗透率加速提高,但利润空间被严重压缩。
助剂:需求刚性支撑价格韧性 助剂销量增11.4%,销售额增10.9%,均价降幅(126元/吨)最小。这表明环保型助剂(如流平剂、消光剂)需求旺盛,且技术壁垒较高,价格下行压力相对可控。
粉末涂料终端:销量增长背后的结构性动力
尽管粉末涂料均价下降942元/吨,但销量仍增长4.5%,反映下游应用领域的扩张动能: 新能源汽车:轻量化趋势推动车身及零部件粉末涂装渗透率提升,抵消传统燃油车市场疲软。 家电出口回暖:东南亚、中东地区基建需求带动空调、厨电出口,粉末涂料替代溶剂型涂料比例提高。 环保政策倒逼:VOCs排放标准趋严,家具、建材行业加速“油转粉”,但房地产投资低迷制约增速。
行业挑战与未来展望
技术升级与替代竞争 HAA对TGIC的替代、水性粉末涂料研发加速,行业向低毒、高固含方向转型。但短期技术迭代可能加剧行业阵痛,尤其是中小厂商面临环保技改投入与价格战的双重挤压。
下游需求分化风险 新能源与海外市场支撑增长,但国内房地产、传统制造业复苏乏力,可能导致需求结构失衡。2025年若房地产政策未显著放松,粉末涂料增速或进一步放缓。
结语:2024年的粉末涂料行业,在成本坍塌与需求扩张的角力中,展现了强大的市场韧性,但也暴露出结构性矛盾。未来,行业需从“以价换量”转向技术创新与绿色升级,把握新能源、海外出口机遇,同时警惕低端产能过剩导致的恶性竞争。唯有通过差异化竞争与产业链协同,方能在量增价跌的浪潮中实现高质量发展。